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为提升新一批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综合素质,强化积极分子对文化建设的理解,培育积极分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加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2023年11月8日晚,国际教育学院党委开展第三十七期积极分子培训第八讲,党的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鲍宇茹主讲。
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鲍宇茹重点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以及个人行为的积极作用。她教导积极分子一定要深入贯彻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这不仅因为其具有引领社会发展,塑造社会道德风尚的作用, 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她强调,要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传承千年的历史底蕴,值得传承的道德准则,教育意义和智慧智识的积淀。通过对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片段的讲解,彰显身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传承下来的文化自信,细致地讲解了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向积极分子弘扬儒家思想以及道德准则,对积极分子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和谐起到了模范作用。她提到,先进文化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所以大力加强党的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联,促进多元化文化创新与传承。
最后,她总结,国家大力推进党的文化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融。各位身为优秀的大学生,更应承担公民责任,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培养人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积极融入现代社会和现实需求。
本批次积极分子培训迎来了尾声。党课不仅加强了积极分子对文化建设的理解,更推动大家认真学习宣传中国优秀文化,让文化绽放更灿烂的光芒,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潘锦薇 摄影:潘锦薇 审校:周媛 审核:刘国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