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丝路相汇·中原寻韵 2025“中文+文化体验”短期交流助哈萨克斯坦青年读懂中国
  时间:2025-10-29 18:00  来源:    浏览

2025年10月27日至29日,电气工程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2025“中文+文化体验”短期交流项目。来自哈萨克斯坦的26名青年学员齐聚河南工业大学,开启了一场为期三天、内容丰富、意蕴深长的文化探索之旅。活动通过“语言+科技+文化”融合模式,深化中哈青年友谊,推动文明互鉴。

开幕寄望:架设中哈友谊之桥

10月27日,项目开幕仪式在惟学楼6126教室隆重举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刘国仕、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万淼、副书记孙腾、副院长鲍宇茹、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卢涛出席开幕式活动。开幕式由来华留学生管理科科长李悦晗主持。首先,刘国仕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哈萨克斯坦学员表示诚挚欢迎,并指出,此次交流不仅是语言文化的学习,更是心与心的沟通,希望学员们能够敞开心扉、积极交流,在相互学习中增长见识,在彼此尊重中收获友谊,成为中哈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友好合作的桥梁。随后,我校学生准备了精彩的民族舞蹈表演,以灵动的舞姿,向国际学生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寻根:传统技艺浸润人心

武术体验铸风骨:开幕式结束后,学员们初探中华武术的门径,在一招一式中感受刚柔并济的东方哲学,并在专业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学习八段锦和武术招式,在沉浸式体验中打开了文化交流的大门。

书法墨韵传雅意:10月27日下午,惟学楼6140教室内,学员们执笔、蘸墨,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中国汉字“朋友”的写法与意义,亲身体验汉字书写的艺术魅力。最后,学员们一同写下“友”字,并署上自己的中文名,在笔墨纸砚间沉醉于中华文化的典雅与深邃。

参观研学读中原:从“食为天”的生存智慧到“玉为礼”的文明华章,学员们于10月27日至28日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他们不仅在中国粮食博物馆了解了农耕文明的根基,更在河南博物院的万千馆藏中,沉浸式地领略了中原文化的磅礴气势与不朽魅力。

现代赋能:科技中文融汇贯通

中文课堂学以致用:10月28日上午,紧扣生活实际的中文课程在惟学楼6126教室开展,关于购物的实际中文表达为学员们在中国商场的“沉浸式购物体验”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学以致用,有效提升了他们的中文沟通能力与跨文化交际信心。

智能AI科技赋能:当天,学员们参观了人工智能认知厅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智能AI体验和机器人探索让学员们亲眼目睹了中国在智能制造与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学员们好奇地体验了变音电话机、追光音乐、智能转写、机器狗操作等环节,玩得不亦乐乎。

圆满收官:收获友谊与见证

10月29日傍晚,交流项目在温馨而隆重的气氛中落下帷幕。学校副校长赵仁勇、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浩军、副院长鲍宇茹出席闭幕式。赵仁勇在闭幕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学员们在此次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与收获,并祝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他寄语学员们将此次郑州之行的美好记忆和深厚友谊带回哈萨克斯坦,继续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贡献力量。

闭幕式上,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是证书颁发仪式。赵仁勇为哈萨克斯坦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与全体学员合影留念,为此次短暂而充实的“中文+文化体验”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中文+文化体验”短期交流项目,成功地为哈萨克斯坦青年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汉语应用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友谊的种子,为促进“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哈两国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写下了生动注脚。

(国际教育学院 文 李悦晗 杜梦笑 图 杜梦笑 审校 鲍宇茹 审核张浩军)